52歲媽媽考上華中師范大學聲樂研究生,只為給孩子做榜樣!

2022藝考
2020/5/10
“這么大年紀了,還讀研不是鬧笑話嗎?”對于一些不理解,周亞松說,自己并不是迷戀學歷,而是崇尚活到老學到老的信念。
她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:周亞松,去年55歲的周亞松在華中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成功舉辦碩士獨唱音樂會,這位年齡最大的學生的故事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(guān)注,成為最勵志的“網(wǎng)紅”。
幾年前,女兒打算考華師研究生,她陪女兒備考時也萌發(fā)了考研的念頭。在接受采訪時表示,自己幾乎是從零開始學英語,每日惡補,捧著習題冊做真題、背范文。說著雖很簡單,但這個過程卻是相當苦,一直能夠堅持下去的動力便是想要為女兒做好榜樣,也希望女兒能在這樣的陪考氛圍中輕松應(yīng)考、金榜題名。
功夫不負有心人,周亞松考上了華師音樂學院研究生,走進大學校園專心學聲樂。
次年,女兒吳悠也考上華中師范大學同一專業(yè)研究生,成為媽媽的學妹。
畢業(yè)典禮上,華中師大校長趙凌云講述周亞松母女的故事時說,周亞松用親身實踐生動地展示了“學無止境”的道理,證明了學習從來沒有時間和年齡限制。周亞松的求學經(jīng)歷,贏得了全場師生的掌聲。
在學校里,周亞松成為最勤奮的學生之一。上課總是坐在第一排,從未遲到、早退、請假。每天早上6點起床,一天的時間總是安排得滿滿當當:進行形體訓練,時常練一字馬、下腰,練聲、練琴,上專業(yè)課、學英語,去圖書館看書。有時,還會去導師的琴房加練兩小時。周亞松說,自己崇尚活到老學到老的信念。在武漢求學的這三年,不僅讓她的專業(yè)水平有所提高,更拓寬了自己的視野。
父母應(yīng)該從小教育孩子,
無論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
周亞松在52歲的高齡考上研究生實屬不易,這也是她持之以恒、不斷堅持的結(jié)果。
在學習的過程中,每個孩子中途產(chǎn)生放棄的想法,是非常正常的。這時候,家長的堅持至關(guān)重要,作為沒有判斷能力的孩子,家長不能讓他自己選擇。唯一能給予引導、指導的,就是家長自己,挺住就是一切。因為決定孩子未來的,并不是智商,而是堅持。最好的方式就是家長陪著他一起堅持。最好的示范,是最好的教育。
無論什么事堅持才會有效果,有效果才會有成就感,有成就感才會堅持,久而久之,才能養(yǎng)成良好的習慣,要讓孩子明白:今天不吃苦將來會吃苦,今天不努力會努力一輩子。
父母要成為孩子的引路人
不想讓孩子長大后悔,父母就要承擔起責任,走在前面,成為孩子的引路人。
在生活中,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想要把孩子教育好,就要以身作則,先把自己約束好,摒棄壞習慣,像周亞松那樣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,做孩子的燈塔,帶著孩子走向健康、明朗的生活。
一位從事音樂教育的老師談起教學經(jīng)驗時說到,越是進步快的孩子,他的父母和老師配合度越高。上課時布置彈的作業(yè)回家練習一首不差,說的重點要改的地方全都認真完成,除非特殊情況很少請假。
教育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結(jié)果,學生不上心,家庭又缺乏音樂氛圍,再厲害的老師也救不了。
學藝道路坎坎坷坷,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細心引導,父母的言傳身教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。不要輕言放棄,孩子長大后肯定會感謝當初一直堅持不放棄的你。
你教給孩子什么,孩子就會反饋給你什么。對孩子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,所以一定要耐心!